污泥濃縮主要是針對間隙水,經濃縮后的污泥含水率為90%以上,呈流動狀態,體積仍然很大,故而需要進行脫水。污泥脫水的目的是將污泥中的毛細管結合水分離出來。
污泥脫水機污泥脫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、機械脫水及熱處理法。在污泥脫水的方式中,自然干化的占用面積大,衛生條件相對較差,易受天氣狀況的影響。與加熱脫水相比,機械擠壓的能量消耗相對較低,20MPa的能量相當于70kJ/kg,汽化熱為2200kJ/kg,因此,機械脫水被廣泛應用于污泥脫水中。機械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為65%~80%,呈泥餅狀。
污泥脫水可大大減少污泥填埋時污泥的堆積場地、節約運輸過程中產生的費用;在對污泥進行堆肥處理時,污泥脫水能保證堆肥順利進行(堆肥過程中一般要求污泥有較低的含水率);如若進行污泥焚燒,污泥脫水率高可大大減少熱能消耗。
但是,污泥成分復雜、相對密度較小、顆粒較細,并往往是膠態狀況,決定了其不易脫水的特點,所以目前為止,污泥脫水程度的進一步提高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。
目前使用比較普及的污泥脫水機有三種——離心脫水機。
離心脫水機對污泥流量波動的適應性強、密封性能好、處理量大、占地小。我國新建污水處理廠大多采用離心脫水機、帶式壓濾脫水機和板框式壓濾機,小型污水處理廠一般采用濃縮脫水一體機。